我国当代结婚礼俗,是传统婚姻礼俗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与变异,尤其是经由近现代不断的移风易俗发展而来的,有继承,有革除,有出新。当代结婚礼俗呈三大特点:一是较传统而言,随着社会的发展,文明程度的提高,交通的发达,信息的高速传递,中国人的婚庆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不少青年已在较高层次上,向求新、求简、求异方向发展。在这一方面,城市先于和优于农村。二是有对外来结婚礼俗的吸收,城市婚礼的西化趋势比较严重。三是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,如民族的差异性、城乡差异性,还有地区的差异性。本章所介绍的,是可供礼仪者参考的当代汉族地区较为共通的结婚礼俗,是既具中国传统特色又适应新形势的正在实践中形成的结婚礼俗。
结婚典礼是结婚礼仪的重点和高潮,最堂世人的重视甲故结婚典礼的方式最能体现时代特点,反映出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和结婚礼俗方面移风易俗的成果。 以传统为主导的婚仪仍在我国城乡流行。但由于时代的前进、人的自由和解放、文化的交流与发展,从总体讲,近现代的移风易俗以简化、活跃、生动、文明与进步为前提,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与旧时代不同的婚典形式。最常见的有喜宴式婚典、普通式集体婚典、舞会式集体婚典、音乐会式集体婚典、篝火式集体婚典、新闻式简易婚典、公告式简易婚典、茶话座谈式简易婚典、家庭舞会式简易婚典、郊游式简易婚典、“双合一”式婚典、教堂式婚典、特色式婚典、推做堆式婚典等。此外,还有植树婚典。下面对主要的婚典形式作简要的介绍。
我们所说的传统结婚仪礼.是就其与别的婚典方式区别而言,意味着它带有更多的传统性特点.并不意味着大多是按传统的礼俗进行。事实上,当代绝大多数的传统式婚典,既革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仪礼,也革除了传统的较为繁缘、落后的仪节。 以传统为主导的婚典,和现当代婚典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迎娶—这说明婚姻是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联姻,因而要从另一个家庭把新娘迎接过来。在现在的农村,乃至大部分城市,这种婚礼方式还是相当普遍的。通常的情形是,新郎由滨相和其他随从人员陪同,一起乘车去新娘家里迎接新娘。接了新娘回男家时,鞭炮齐鸣。之后在鞭炮声中送新郎新娘人洞房,稍事休息后即开始举行婚仪。
将婚仪和喜宴合一,是传统式婚典的又一特点。婚典举行的场所,一般有两个。一是在饭店、酒楼举办,这种婚典多在城市流行。一般由男方出面在饭店、酒楼预订宴席若干桌,邀请男女双方至亲好友、同事邻居等欢聚一堂,庆贺结婚。二是在家庭举办,这种婚典仍多在乡村流行。乡村的酒赛式婚典带有更多的古老传统色彩。仪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仍有民族和地方性特征。浦江经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